广西旅游导游词

时间:2024-12-03 13:40:30
广西旅游导游词13篇

广西旅游导游词13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导游,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导游词,导游词一般是根据实际的游览景观、遵照一定的游览路线、模拟游览活动而创作的。我们应该怎么写导游词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广西旅游导游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广西旅游导游词1

各位游客,早上好!我仅代表刘三姐景观园热烈欢迎大家光临本园游览娱乐!大家是第一次到桂林吗?哦,有人是第一次,有人是第二次,但我想,无论到没到过桂林,刘三姐、黄婉秋是一定知道的,对吗?请问:刘三姐是哪一民族的歌仙?……对,壮族的。

壮族祖先相信万物有灵:太阳是太阳神,打雷是雷神擂鼓,青蛙是雷神的儿子,壮寨后山是保护全寨安宁的神灵居住之所,严禁砍伐。而在广西,古椿树更被看成是神树。人们崇拜古格,在古榕上贴红纸条,认古榕为干爷爷,求它为儿孙们消灾赐福。村中的大椿树是村民们议事的天然会场;村外的大椿树是青年们定情的圣洁歌墟。看,在当年刘三姐向阿牛哥抛绣球的地方,古榕神树舒展着双臂向大家赐福;树后鲸鱼池中喷泉冲天、千眼彩色水幕幻似开屏孔雀,刘三姐也唱起了山歌,前来迎接远方的贵客,让我们与三姐对山歌去。

(三姐乘竹排穿越水幕,唱:欢迎您!欢迎四方众嘉宾!我今没有好茶饭呐,只有山歌敬亲人,敬亲人)。(喊):欢迎你们!(池内外火炬熊熊、众人雀跃对歌)

2、景观园简介牌

刘三姐景观园位于桂林城区西部狮子岩,东靠西山,西望甲山,前临漓江的支流桃花江。园外山清水秀,倒影如画,有桂林古八景“西峰夕照”、桂林续八景“阳江秋月”;园内亭台楼榭、峰峻洞幽,有桂林生态乐园之最百鸟园;有电影《刘三姐》的壮楼、莫府。

请看景观园示意图:我们现在的位置在这儿,右边是壮寨,循风情长廊前行,可抵达瑶寨;左边是铜鼓亭、长鼓亭与鲸鱼池。壮寨与瑶寨中有民族风情与婚礼表演;鲸鱼岛上有对歌等民俗表演与仿照“孔雀开屏”的千眼彩色水幕喷泉。

长廊尽头,右前方一座古色古香的豪宅是莫老爷府,左前方竹林后的茅屋是阿牛哥的家。莫老爷府中有电影《刘三姐》陈列馆,最妙的是还可以参观电影《刘三姐》的片段表演。阿牛哥的家虽然简陋,倒也不失风趣,媒婆与众壮妹恢谐的表演将使大家开怀大笑。

[白天]:顺踩月路翻过踩月山,右拐便是百鸟园。园中莺歌燕舞,飞鸟上千,珍贵的黑天鹅将向您致意,聪明的鹦鹉会叼钱、投篮、走钢丝。

[晚上]:晚上的重头戏是8:15刘三姐演艺厅里的刘三姐风情歌舞展演与晚会之后的斗鸡、篝火联欢。

从演艺厅出来,还可以去刘三姐纪念精品店购买土特产与纪念品,也可去放出万道毫光的刘三姐塑像广场一带,参加自娱性活动或沿湖边走廊观看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下边,让我们首先参观壮寨。

[白天]:刘三姐景观园上午的重头戏是9:30的生态奇观“孔雀东南飞”与9:45的少数民族风情歌舞展演。大家一定不要错过表演时间。

从剧场观看歌舞出来,可以去看斗鸡或去刘三姐纪念精品店购买土特产与纪念品,下边,让我们首先参观壮寨。

3、铜鼓

铜鼓,是壮族与瑶族的神秘的艺术珍品,在国内的许多少数民族风情园中,多以铜鼓象征壮族村寨。它的鼓面代表天空,鼓身代表大地,鼓足代表下界,反映了壮族祖先的宇宙观。壮族祖先认为:宇宙是一个三层的圆柱形的立体结构。上层叫上界,居住着雷王与众神;中层叫中界,居住着人类;下层叫下界,在地表以下,由蛟龙管理。请看这个广西最大的铜鼓,在鼓面上,铸造着壮人顶礼膜拜的图腾——太阳与青蛙,壮人认为青蛙是雷神的儿子,求雨就要靠青蛙。顺便讲一声,在广西,尤其是壮族,人们把青蛙叫“蚂拐”,大家跟我学一下吧——蚂拐!

铸铜鼓要先祭神,有时甚至用人祭。古代,铜鼓多用于祭神、节日喜庆,打仗时,则是号令士兵的指挥工具。全球现有古铜鼓1600多个,中国有1400多个,其中广西出土的独占500多个。广西博物馆现藏有世界最大的铜鼓,鼓面直径165厘米,鼓高67.5厘米,重约300公斤,被称为“铜鼓王”。

4、瑶族长鼓

广西是壮族自治区,现在的首府在南宁。但广西的简称是“桂”,这是因为从古代到1949年前夕,广西的省会及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一直都在桂林。桂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是壮、苗、瑶、侗族。对这四个少数民族的特点,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壮族的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侗族的楼。

瑶族的舞尤以长鼓舞最富特色。长鼓也分公母,母鼓鼓身短而粗,公鼓鼓身长而细。长鼓敲响的时候,瑶妹们就会手拿丝巾围成外圈,翻印起舞。大家猜猜看,这只特大号长鼓是公的还是母的?对,是公鼓。瑶族的长鼓与瑶族的始祖有关。瑶族是一个国际性民族,其族人已扩散到了东南亚、欧美,因而瑶族有许多支系。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支系盘瑶传说中的始祖是一位叫盘王的英雄,是国王的骈马。盘王与公主依山而居,生有六男六女。一天,盘王上山打猎时被一只羚羊用角撞下绝壁,不幸摔死了。为了悼念盘王,他的子女射死羚羊,剥皮蒙成鼓面,击鼓以示悲愤,这就是瑶族长鼓的来历。现在,全国瑶族一致商定,每年农历十月十六日为盘王节。盘王节上将会有壮观的瑶族长鼓舞群舞表演。

5、孔雀东南飞

在中国,孔雀是美丽、吉祥的代名词。在清代,孔雀翎还是权势的象征,清朝大小官吏的红顶子上都插着一只孔雀翎。

刘三姐景观园内有庞大的鸟语林,林中的100多只孔雀每天早上9:30、下午4:30会从狮子山顶展翅向下飞至那边的草坪。美丽的孔雀钥漫天飞舞,蔚为壮观!提前10分钟大家一定要聚集到鲸鱼池畔等候观看,错过了时机,可就遗憾了!

6、莫府大宅

“如今广西成歌海,都是三姐亲口传”。刘三姐是传说中的壮族歌仙,她以山歌为武器,与土豪莫怀仁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请看,我们面对的豪宅就是莫怀仁居住的莫府。

莫府坐北朝南,东青龙,左傍苍翠秀美的西山;西白虎,右依灵气生生的踩月山;南朱雀,前环美丽的桃花江;北玄武,背靠徐霞客记载过的狮子峰。

莫怀仁名声赫赫,家财万贯。从风水角度上说,莫府大门朝南,如狮子大开口,拥粮田万顷,吞四方钱财。正所谓峰山为脉,江水为气,莫府的宅地为玉盆,阴阳和谐,气通运畅。

7、莫府大门

大家猜猜看,门扇上的兽头是狮子吗?其实不是,它叫椒图,是传说中龙的第九子。它好睡,所以把它安在豪宅的大门上。因为豪宅的大门一般是不开的,椒图尽可以放心地睡大觉。如果来了贵客,只须叩击椒图口中叼着的铁环,椒图便会睁开睡眼,一看——哇,来了贵客2立即便会大开府门迎贵宾。今天,我们还没叩门,府门便已大开,可见来的人比贵宾还贵宾,贵不可言!想要青云直上的朋友请轻模一下椒图的头。

8、电影《刘三姐》陈列展

大家看过电影《刘三姐》吗?20世纪60年代初,它风靡神州大地及港澳、东南亚,一举夺下 ……此处隐藏15759个字……登台远望,前后左右为华景塘、桂湖、漓江、八角塘所拱,四周则观音、鹦鹉、叠彩、独秀、骝马、老人诸山环绕,北面峰峦常为岚气凝集,雨后初雾,紫雾笼山,景色独丽,有“桂岭晴岚”之称。唐宋时已成游赏胜地,壁间有宋明以来石刻10余件。1979年5月,在宝积岩内发现距今约3万年前人牙化石两枚、动物化石和打制石器等。宝积山不仅是旅游胜地,也是文物荟萃之地。

宝积岩洞穴遗址位于市区中山北路宝积山山腹。洞口呈三角形,为单斜岩层构成,向南距地面7-8米。岩洞面积968平方米。主洞之外,有支洞数个。本世纪70年代开始,洞内就不断发现原始文化遗迹和遗物。经过1979年发掘,推定为旧石器时代晚期洞穴遗址,距今约三万年。

华景洞在宝积山北扉,高5米,宽17米,深50米,面积约850平方米。《广西通志》:云“(在)华景山下,岩诽东向,空明轩豁,有穴直通山后。由石径循雉堞南行,竟达武侯祠。”清查礼在游记中写道:“洞口高约十五六尺,广五十尺,洞中平坦轩豁,后有二个窦,一窦右折,黑暗不可下;一窦左旋通光,渐上渐高,长百五十尺,出洞有飞云台,台广三十尺,外为石栏,凭栏则城西诸山,历历在目。”唐元晦在洞前建岩光亭交题诗,“石静如开镜,山高若耸莲:笋竿抽玉管,花蔓缀金钿”。明清时建铁佛寺,毁于火,光绪间重修,并铸大铁佛一尊。洞壁诗刻多件。现封闭以培植食用菌。

华景塘在宝积山下华景洞前,宽120米,长60米,水面面积约7200平方米。明《桂胜》载:“横塘深广,晨飘霞绮,夕丽金波,得水而观益增。故唐元常侍晦建亭一,曰‘岩光’,以岩指水而写光也。”说明自唐以来得到名士、游人的青睐。塘畔遍植榴花,水光花色交相辉映,引人入胜。

广西旅游导游词12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来到钦州学院!我是地陪小蔡,希望通过的我讲解,给各位展示一所正在高速发展的高校。

钦州学院坐落于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的广西钦州市,位于迅速发展的北部湾核心工业区,处于广西沿海的中心地带,是广西北部湾沿海唯一的一所公立普通本科高等院校。总共三个校区,分别是主校区、育才校区、相晖苑校区,现在我们来的的是主校区。钦州学院的主校区位于钦州市西环南路89号,离市中心三公里,远离喧哗的城市,确实是个静心学习的好场所。

钦州学院成于1973年,其前身是钦州地区师范学校。成立于动荡中的高校,注定像逆境的风筝,会越飞越高!20xx年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成为广西沿海唯一的本科院校,而现在它正在筹建北部湾大学,用5年时间创建大学,这在全国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由此可见,钦州学院适应了中国经济新增长极——北部湾的发展需要,受到了全国人民的重视!

现在的钦州学院有 15个系、部、二级学院,有学生近一万人。学院现开设普通本科专业24个(42个专业方向),专科专业38个(48个专业方向)。所开专业涵盖了法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和教育学。特别是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港口物流、海产品储运与加工填补了广西高校中没有航海技术专业和海洋类专业的历史空白。师资力量较雄厚,外聘院士2人、博士生导师21人,兼职教授25人,远高于广西的同类高校。接受广西大学的对口支援,并与泰国佛统大学等海外高校建立联合办学关系,从而丰富了学院的教学资源。

好,我们现在走到的是钦州学院校门,它建于20xx年春天。“钦州学院”几个字左边,金黄色的,特别醒目,相传它是 题的字。校门宽 米,右边有个小门,宽约1。5米。它的旁边是门卫处,它的顶部像个贝壳,向外界透露该校靠近海洋,据说几万年前,此校区是一片浅海。整个校门,投资 元,建得非常朴素,不像国内其它高校花巨资建校门,因为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谓也。

好,请游客们随我从正门进入钦州学院。映入我们眼帘是的宽阔美丽的校园,两边是绿树青草,正前边是一个人工花山,装满了一盆盆怒放的鲜花。其正前边有一个欢迎牌,经常更换内容,由此可见,经常有领导莅临钦州学院。

好,我们的右前方是第五号教学楼,将由我的同事 给大家讲解,祝各位旅游愉快!

广西旅游导游词13

各位亲爱的游客大家早上好,欢迎大家来到黄姚古镇参观游览,我是景区讲解员小唐,今天就由我为大家介绍被世人被称为“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艺术殿堂”的黄姚古镇。希望今天大家能在黄姚玩得开心玩得愉快,也希望我的导游讲解能够令您满意。

首先我将为大家简述黄姚的概况,黄姚是有着近千年历史的中国名镇,发祥于宋朝开宝年间,兴建于明朝万历年间,鼎盛于清朝乾隆年间。由于镇上以黄、姚两姓居多,故名黄姚。

黄姚古镇素有“梦境家园”之称。全镇方圆3。6平方公里,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镇内的建筑按九宫八卦阵势布局,属明清岭南风格,整体建筑风貌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是一个古朴别致的山水园林古镇。镇中的古榕,奇石和小桥流水交相辉映,营造出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自然田园风景。黄姚著名的景点有文明阁、司马第、古戏台、石跳桥、郭家祠、天然亭等。人文景观有韩愈、刘宗标的墨迹。

下面我们开始古镇的游览,大家注意到脚下的石板路了吗?黄姚所有古街道全部用青色石板镶嵌而成,路面平滑如镜。

古镇的楼阁是教书育人之地,也是人们休闲小憩的场所。那么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座楼宇就是文明阁,文明阁的对联极富哲理。文明阁第一道山门上书写着“文明首第”四格墨然大字,两旁对联为“道德隆千古,文明推首第”。第二道山门外联写着:“春入水愈响,秋高山更清”,横批为“有声门”。此联描写的是天马山、文明阁春秋季节的两幅画卷。春天,春水泛起,昔日蜿蜒轻柔的河水变得欢畅奔腾,波涛阵阵,奏响美妙的万籁之声。秋天,秋高气爽,天蓝地远,更显山的苍翠清晰。(停顿两秒)听了小唐的讲述,不知大家眼前是否浮现出一幅悠远高深的水墨美景呢?“有声门”之后的内联则寓意深刻:“星临平野阔,山似洛阳多。”观读此联,大家是不是心胸豁然开朗感悟良多呢?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座房屋名叫“司马第”。大家可能会误认为“司马”是指主人的姓氏,其实这里的“司马”指的是官职,也就是明清时的府州通判。这个宅院是黄姚古镇阶梯式宅院的典型代表,整座建筑高出地面约一米,阶梯式的步级寓意着步步高升。

这段光亮平整的青石板街道在清朝至民国时期是繁华的商业大街,大家可以看到街道两旁商铺林立,建筑都是明清风格。

眼前这一汪碧绿的湖水中的就是石跳桥,建筑学把这种桥称作锭步桥。黄姚的石跳桥始建于清朝嘉靖年间,距今已200多年。整座桥由31个石墩排列而成,高的石墩露出水面,矮的石墩埋在水底起到支撑固定作用。31个石墩间距按人的行走步伐排列,既方便通行,又不影响泄洪。现在很多公园里的水景都仿照的锭步桥,在200多年前,勤劳智慧的黄姚人民就可以造出这么实用又富有美感的桥实属不易。

相信大家都知道黄姚是《茶是故乡浓》、《酒是故乡醇》等电视剧的外景拍摄基地。现在我们来到了古镇的茶叶作坊,《茶是故乡浓》的制茶、炒茶就是在此拍摄完成。这是间传统的茶叶作坊,保留了唐宋时期的蒸青制茶工艺,大家现在可以免费品尝按传统手工制作,用古镇仙人古井活泉泡的秋歌三茶。

《广西旅游导游词1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